|
| ||||||||
|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6年第4期導讀 | ||||
| ||||
2016-4期共刊出70篇論文,重點文章評述如下。
1 院長們近期所思所想所做 本期《院長論壇》刊發了3位醫學院校、醫院院長的文章。江蘇建康職業學院院長李慶榮的《論傳統醫德的歷史演變及啟示》,闡述社會發展的每個時代都有與之相應的醫德觀念,醫德屬于社會意識形態范疇,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中國文化以儒家為代表,在傳統宗室血統關系的基礎上,構建起政治——倫理為主體的思想體系;而西方文化則明顯帶有贖罪的基督教文化。中國傳統醫德可分為先秦、秦漢形成、隋唐成熟、宋元明清繼續發展4個階段,西方經歷經驗醫學、實驗醫學、現代醫學3個階段,中西方醫德比較,有普遍性,都有生命至上的觀點;因為產生的歷史背景、文化基礎、關注的內容不同,也存在特殊性。作者提出傳統醫德對現代社會醫德建設的6點價值啟示:確立了生命至上的醫學職業觀,奠定了現代人道主義道德原則的基礎,確立了“大醫精誠”的醫德境界,確立了醫德評價的客觀標準,確立了平等對待患者不謀私利的職業操守,對現代醫學生醫德教育有主要引導和補充作用。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許家仁院長的《綜合性醫院助力慢性病分級診療的實踐探索——以江蘇省老年醫院“醫院—社區糖尿病一體化管理”為例》,介紹江蘇省老年醫院以“5+1”模式進行階段化2型糖尿病管理,并從2011年起在南京市鼓樓區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啟動,截至2016年3月已擴大到全市36個社區9102名患者。2013年與國家CDC合作,2015年5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綜合性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位一體專病防治區域醫療聯合體模式在寧夏、山西、江蘇多地推廣,取得明顯成果,顯示綜合性醫院助力慢性病分級診療實踐是一種適合中國現階段國情的分級診療模式。鹽城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宋文亞的《細化醫院內容管理 增強醫院運行活力》介紹該院深化內部服務承諾、建立三級回訪制度、實行辦事雙報告制度,強化服務管理;出臺院長進行科室制度、完善科主任負責制、建立院長日巡查制度、制定院長接待日制度,強化扁平化管理;完善醫院考核辦法、建立獎懲激勵機制、實施分配制度改革,強化獎懲管理;加強預算管理、實行支出目標管理、創新支出管理方式,提高運行效益。很多措施,是多家醫院都采用的,但必需細化并嚴格執行,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該院踏踏實實地做了,就能出現文中的一個個具體的數據和例證。
2 調查研究要選好題 方法要科學 數據要真實可靠 分析要有見地 本期調查研究類的文章相對較多,共8篇,分布在5個欄目,多是就某一專業問題展開調查,方法多以自制問卷,有5篇,2篇從網站上搜索資料,也有新的方式,1篇直接通過問卷網站調查。但需要改進的問題,一是規模小,多是一個單位某一人群;二是樣本少,一篇文章調查全省部分縣級公立醫院醫護人員,不過收集樣本706例;三是方法比較單一,多是自行設計問卷調查;四是有的文章數據明顯有錯誤;五是結論有的牽強附會;六是討論或建議與對策,泛泛而談,沒有獨到的見解,給讀者很少有啟迪。
3 具有前瞻性、有所創新的內容和成果 江蘇省人民醫院康曉梅、顧民的《基于遠程醫療平臺上的網上醫院構想》,構想的是“醫療+互聯網”的網上醫院模式,主要目標是為遠程監護、預防、診斷和治療過程提供不同級別的支持。介紹這種模式網上醫院的服務模式,服務功能和平臺整體架構,網上醫院的優點,指出目前網上醫院的發展瓶頸,期待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的支持,促進網上醫院健康發展。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李揚等《醫學術語數據庫與標準化術語名稱建立思路》針對目前醫學術語庫建設存在問題,由醫院兼顧臨床習慣與管理要求建立統一醫學術語數據庫分類原則,確定分類定義,并按一定規則建立標準化術語名稱,做好相應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醫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孫豐等《帕金森專病門診輔助診療系統的實現》介紹根據臨床工作和科研經驗,參考國內外帕金森病登記研究文獻,結合國內診療指南,利用計算機語言編寫系統前臺軟件,提供人機對話界面,服務器端采用瑞典MySQL AB公司開發的MySQL數據庫作為系統數據庫,開發出“帕金森病輔助診療登記系統”V1.0,用戶界面友好,便于數據新增錄入、修改、打印、編輯、查詢、導出到EXCEL表、備份等,規范了專病門診工作,簡化了患者臨床數據的管理,為臨床醫生提供了一個有用的臨床科研平臺。
|
上一篇:《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6年第4期目錄 |
下一篇:《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6年第5期目錄 |